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医护全力在线做好隔离点闭环工作五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xxzywj.com/m/

彭宽萍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目前四川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离不开严格的闭环隔离管控。在隔离点,医护人员日夜坚守、鏖战一线,把隔离点作为践行使命责任、书写忠诚担当的“特殊”战场。

在这些医护人员中不乏一些年轻的90后、95后。

90后医生贺容:

患者哮喘发作,主动为患者买药

3月28日成都突发疫情后,成医院(以下简称成医附院)按照疫情防控相关安排部署,迅速抽调12名精干力量,与其他单位医护人员一起组成医疗组,第一时间奔赴区域内隔离人员最多、管控面最大的隔离点。

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贺容今年29岁,作为隔离点内场的医生,她主要负责内场医疗保障、核酸采集及患者心理沟通等工作。当贺容的家人问及在隔离点的工作内容时,贺容也是用这简短的几个词语回答的,但只有贺容在隔离点的同事们知道,她的工作不是如此轻松。

虽然还未到盛夏,但成都连续几天的高温,让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隔离点工作人员有些煎熬,几名工作人员先后出现了中暑晕厥等症状。负责内场医疗的贺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按照防疫要求,为其脱下防护服,服用降暑药,直到中暑同事恢复意识,才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因为疫情被隔离的李先生(化名)刚开始只知道别人说“贺老师”,但从来没见过“贺老师”的样子。一件事的发生却让他记住了这个可爱的“大白”。

一天晚上7点左右,李先生支气管哮喘发作,突感呼吸不畅,全身冒虚汗。本已下班的贺容医生在得知情况后,立即穿好防护服,进入李先生所在的隔离房间。

经过初步判定,李先生为中度哮喘发作,急需用药。为节约时间,贺容医生通过网络平台为李先生购买了哮喘药品,并守护在其身边,为他加油打气。

等到李先生症状缓解后,贺容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耐心地为其讲解了哮喘病的注意事项,叮嘱他要按时吃药,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有任何需要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她。

在26天抗疫工作中,贺容和隔离点的同事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突发”情况,但凭借医者的专业和对生命的敬畏,困难都被他们一一克服了;当他们完成抗疫任务离开时,给生命留下的是健康与感动。

95后护理人员袁佩如:

脱下防护服,脸上都是压痕

“95后”护理人员袁佩如,是负责内场工作的小组长,她每天至少需要穿脱防护服3次以上,穿上防护服进入潜在的污染区后,需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每次脱下防护服,汗水早已湿透全身,口罩在脸颊上留下深深的压痕。

隔离点医疗组实行“两班倒”,全天候“在线”值守,不漏接每一个电话、不放松每一个细节。隔离点医疗组认真细致地工作,让被隔离群众即使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倍感温暖。

核酸采集是隔离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尽快拿到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结果,成医附院医疗组有时一天就得采集、运送40余次。

持续做好健康监测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成医附院医疗组每日定时定点为隔离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尤其是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医疗人员都会在常规监测的同时,主动了解老年人是否有基础疾病及生活饮食方面的不便,并定制个体化糖尿病饮食、低盐低脂饮食等基础疾病专项服务。

对于身体不适的人员,医疗组在严格落实闭环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医院感染科做好转诊。4月2日晚上10时30分,一名被隔离人员突发肠梗阻,医疗队在得知情况后第一医院进行了治疗,并脱离了危险。

“千言万语,谢谢你们!”,4月5日,一名即将解除隔离的群众给隔离点医护留下了便签,话语虽短,却让许多医护人员红了眼圈。

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许许多多逆行者为生命负重前行。他们虽然牺牲了无数个本应酣睡的夜晚,却将病毒阻隔在了生命红线外;他们虽然牺牲了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却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平安健康;他们虽然经历了千难万苦,但却依旧觉得这一切很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