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成功为一例1岁患儿实施了硬性食管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
1岁9月的患儿小苒在家中玩耍时意外将一枚1角硬币误吞,当即哭闹不止,梗阻感明显,吞咽时疼痛剧烈。医院耳鼻咽喉科急诊就诊,随后通过胸片检查发现食管内有一高密度影,当地医院就诊。
随后,患儿就诊于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门诊,耳鼻喉科主任许智华尝试利用Foley管,从患儿鼻腔插入,使导管气囊超越异物,从而使异物随气囊拉出的方式取出。但因异物位于食道第一狭窄处,该处与气管及主动脉弓较为接近,而患儿年龄过小且异物较大,患儿配合困难,经评估后许主任立即采取了更为妥善的方案,为患儿行全身麻醉下食管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手术科为患儿开通了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科主任郭唯行带领麻醉团队全力配合,仅仅一分钟,许智华主任就娴熟地取出了硬币。术后,小苒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经过24小时观察治愈出院。
温馨提示:
食道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疾病,耳鼻喉科每天都会遇到咽喉异物或食道异物,食管异物多见于老人及儿童。老人多因牙齿脱落或使用假牙,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食管口较松弛,易误吞异物;儿童多因口含玩物误吞引起。成人食道异物多因进食时说话或者“狼吞虎咽”引起。按异物种类来分,异物可大致分为三类,动物类异物最为常见,如鱼刺、鸡骨、鸡肉、肉块等;其次为金属类,如金项链、硬币、针钉、假牙、瓶盖等;还有化学制品及植物类,如打火机、枣核、饭团等。食道异物可能造成食管穿孔或损伤性食管炎,颈部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食管周围炎及颈间隙感染或纵隔炎,大血管破溃,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所以食道异物应尽早取出,根据不同的异物采用适合的方式取出,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编辑:沈沁芳
审核:张琦
终审:王玉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