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婴幼儿气道阻塞救治不当致死山西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

浙江婴幼儿气道阻塞救治不当致死山西急救专家支招如何急救1月26日,浙江嘉兴一名仅46天的婴儿因呛奶而夭折;浙江慈溪的一名3岁小男孩,则因吃馒头被噎,妈妈猛喂水致死。接连两起事故,均因气道梗阻、又救治不当造成悲剧。山西晚报记者医院了解到,每年春节前后,因气道阻塞前往就诊的婴幼儿就会明显增多。如今,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囤货,各种零食不可避免地成为潜在危险因素,威胁着婴幼儿的生命。一旦遭遇不测,又该如何急救?2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薛琳专访省红十字会急救专家刘建玲,为广大家长支招。案件回放:

46天男婴因呛奶夭折
  

据媒体报道,1月26日上午,浙江医院,一个出生仅46天的男婴被父母亲送进急诊室。接诊大夫经过诊断后发现,男婴瞳孔放大,身体已经冰冷。后来虽经全力抢救,但却无力回天。


  经过简单问询后得知,早上孩子母亲用母乳来喂孩子,中间有些呛奶,也做了相应处理,以为没事了,就将孩子放在床上,自己则去做事。再来看时发现孩子不动了,嘴角边还有些奶水的痕迹,再一摸身体,已经冰冷。
  随后,医生对男婴身体进行检查,发现孩子的鼻孔里还有奶水凝固的块状物。医生分析认为,应该是孩子呛奶,吐了后误吸进气管,量多了后就导致窒息,最后死亡。

3岁孩子吃馒头噎住母亲喂水反致死


  据媒体报道,浙江慈溪一位年轻妈妈喂3岁的儿子吃馒头,孩子吃了两三口,突然吃不下,她就给儿子喂水。喂了几次,她才意识到,儿子可能噎住了,她又使劲给喂水。后来看儿子没反应,脸色发青,医院,最终却没能挽回孩子的性命。
  很多人认为,呛住了就要喝水。但医生表示,小孩被馒头噎住后千万别喂水。因为干馒头吃进去后,喂了水,馒头会发胀,没咽下去的话,会堵住喉咙,就更危险了。并且还会加重并引起呛咳,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会引起窒息,严重的还会引发吸入性肺炎。专家解读:婴幼儿吞咽功能不全容易出现气道梗阻“不管是呛奶,还是吃馒头被噎,说到底都属气道梗阻。”刘建玲表示,气道梗阻在婴幼儿及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就婴幼儿来说,由于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又常常嬉笑、啼哭、玩耍,容易将食物、小玩具等异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呼吸道梗阻。
  正因如此,刘建玲提醒家长,在孩子吃东西时最好不要跟他说话,更不要惹他哭或笑,以免食物被误吸。与此同时,家长在看护孩子时,一定不要让小孩单独玩耍小于拳头大小的玩具、零件等,更不要往嘴里、耳朵、鼻孔里放。在给幼儿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蚕豆等食物时,最好给他们剥皮去壳将果实砸碎再喂;不能整块吞食果冻,要将其掐碎分成小块再吃;不可捏着鼻子给孩子灌药,这是危险动作,当你捏住他的鼻子,他用口喘气,就可能将药水吸入气道。
  刘建玲介绍,出现气道梗阻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伤者会用双手护住咽喉,并呈“V”字形手势,这说明气道还没有完全阻塞,伤者还可能会出现剧烈呛咳或咳嗽不止、喘气、呼吸困难、面色口唇黏膜出现青紫发绀等症状。如果已经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面色灰暗青紫、昏迷倒地、窒息,很快呼吸停止,说明气道已经完全阻塞。正确有效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刘建玲介绍,对于气道异物阻塞,目前比较常见也有效的方式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一位外科医生海姆立克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所发明的。其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的组织所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该方法简单而有效,广泛运用于全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用于成人和婴幼儿时是有所区别的。若是未满1岁的婴幼儿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的事故,救护人员可单脚搁在椅子上,把孩子抱起来再翻过来,左手固定孩子的下颔和面部,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将手臂放在膝盖上固定好。另一只手在孩子的背部向前、向下的方向冲击式拍打,要注意拍打须得沉稳有力的连击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若这样拍打5次后异物仍未排出,则将孩子翻过来,左手拖住枕部,手臂贴着孩子的背部,手臂放于自己大腿上。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向上连续按压5次,直至异物排出。小贴士如果是1岁以上幼儿出现气道阻塞,可这样操作:“1、从宝宝后面,用手臂环抱着他,一只手攥成拳头放在宝宝肚脐和肋骨之间,拇指朝里。
  2、另一只手握紧,向身体前方向下迅速推压4次。如果宝宝很胖,用手臂环绕住他的胸部,把手放在胸骨中央,快速推压胸部。如果宝宝卧倒了,尽量让他仰卧。把手放在他的腹部,采取与站姿相同的推压动作。
  3、如果这样不起作用,启开宝宝嘴巴找到吞咽的异物。如果你能看到,用小指将它取出。不要试图把你看不到的异物取出来,那样只会把它推得更深。
  4、如果孩子在取出异物后还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5、打电话寻求帮助,同时重复这些动作,直到宝宝能够正常呼吸或救护人员到达。提醒:这三种急救办法不正确注:1.拍背法:
  拍背法是许多小孩吃东西噎到的时候妈妈们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让孩子坐着还是将孩子倒立拎起来,再拍其背部,企图通过振荡把卡在气道里的异物拍出来。实际上这种做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是没有效果的。2.催吐法:
  吃东西噎到以后,不少人会选择大量喝水。希望通过胃里出现大量的水引起呕吐而将卡住的异物排出。实际上,这个做法并不可取,大量喝水一个不小心把水吸入气管内,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催吐法也是不可取的。
  还有的人由于心急,直接便伸手指进去想把异物抠出来。这个做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因为若是卡住的异物不止一个,便可能出现一种情况:一个异物掉进气道里面,而另一个异物则处在食道口,若贸然把手指伸进去可能反而把异物推进气道里,适得其反。3.举手法:
  网上曾流传一个事例。美国一老妇人吃果冻噎到,其孙子教她举起手来以后,果然把果冻吐出来。从此便有了吃东西噎到就举手这样的说法传开。实际上,把手举起来并不是急救医学中正规的做法,也未见有专业急救书记载过。而网上的这个例子准确性难以考证。但若伤员只是举手而不做其他动作或无旁人帮忙,梗塞的异物是难以排出的。这些东西容易堵塞婴幼儿气管“果冻: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如果实在太馋,请先将果冻弄碎。
  麻花、糖果:容易噎住,真的想吃,请先切成丁状。
  鱿鱼丝、牛肉干:纤维太长,韧性强,又硬。
  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坚果类:体积小,有时老人、小孩来不及咀嚼就吞下,容易噎住。
  樱桃、龙眼、葡萄等:里面的核容易噎人,建议去核再吃。
  芹菜、豆芽:纤维丰富,不好咀嚼。
  大肉块:不容易咬烂,强吞容易噎到。
  长面:太长不容易吞食,建议弄断再吃。
  多刺的鱼:老人孩子容易被刺到。相关链接:打开掌上APP随时随地学急救为帮助人们随时随地学习急救常识,中国红十字会推出“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手机用户只要下载并安装这一软件,就可随时随地学习急救知识。“红十字急救掌上学堂”手机急救软件,具有学习、预防、应急、测试、信息五项主要功能,包括出血、骨折、中风、心脏病发作等21种常见伤病的紧急处置方法,既能帮助使用者学习急救知识,也教授防灾避险方法,在危急时刻还能指导使用者,按步骤进行正确的自救互救。软件内置了真人视频和图解动画,便于学习和记忆。该软件由中国红十字会开发,向全社会公开免费发布。具体下载方式有:1、扫一扫旁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