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加强型气管导管术中管壁塌瘪致通气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来源:北京医学

作者:中国医医院麻醉科(相贵华、刘全乐、邓晓明);医院妇科(孙晓乐)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因“颈部瘢痕,颈部扩张器置入术后2年”于年11月19日住院,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扩张器取出,皮瓣转移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及家族遗传史。术前体格检查:身高cm,体质量80kg,体温36.7℃,血压/80mmHg(1mmHg=0.kPa),心率70次/min,呼吸频率14次/min;神志清楚,查体配合;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

气道评估:既往麻醉史无困难气道病史,因颈部瘢痕和扩张器存在,颈椎活动度明显受限,甲颏距离无法测量,张口度约2横指(2.5cm),Mallampati分级Ⅳ级。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ECG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麻醉及手术过程:患者禁饮食8h,未给予术前用药。

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SpO2,足背静脉穿刺置管开通静脉通路。麻醉方案:采取保留自主呼吸的诱导方式,持续吸入纯氧(流量6L/min),经输液小壶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和舒芬太尼0.05μg/kg,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注射15min,随后以0.8μg(/kg·h)维持,瑞芬太尼0.05μg(/kg·min)。

利多卡因行口咽部表面麻醉,经可视电子软镜工作通道对咽喉、会厌和气管黏膜表面喷洒2%利多卡因各2ml。待表面麻醉充分后,经电子软镜引导插入SHERIDAN7.0#加强型气管导管,操作顺利,置入深度23cm。患者耐受良好,无呛咳动作,确定导管位置正确后,静脉注射丙泊酚mg、罗库溴铵60mg,待患者自主呼吸消失行机械通气,在导管深度23cm处将导管固定于上颌中切牙。吸入60%的氧化亚氮(N2O),以丙泊酚6~8mg/(kg·h)和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麻醉。术中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持续正压通气(潮气量ml、呼吸频率12次/min、气道限制压力50cmH2O、流量2.5L/min),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曲线均正常。

手术开始约30min,术者取出颈部扩张器后,患者的气道压力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从20cmH2O(1cmH2O=0.kPa)增加至28cmH2O,检查呼吸环路及口腔外气管导管无异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SpO2%,PETCOmmHg。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