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岁双胞胎溺亡海滩孩子身边的隐形ld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防治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昨天小桃妈看到一条令人心痛的微博热搜:

北京一对8岁双胞胎姐妹在青岛一沙滩走失。原来,母亲一时疏忽海边看手机,双胞胎姐妹远离家长视线不幸溺亡。

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一方面家长在照顾孩子时,请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吧,危险无处不在,刷个朋友圈的功夫,孩子就可能发生意外;另一方面,现在正值暑假,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泳池、海滩避暑,一定要做好防备。

如何预防意外溺水

1.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救援溺水儿童

此次事件中孩子母亲以为溺水的人,会惊慌呼救,胡乱挥手。而实际上,人在溺水的时候常常是站立的样子,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因为儿童体力不如大人,溺水后,并不会像电视剧或电影演的那样疯狂拍打水面或挣扎,而是看似“趴”或“站”在水中发愣,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很有可能是孩子已经呛水到半失去意识,这时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请求协助。

总之,呼救、脱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识别心脏骤停,必要时心肺复苏,寻找AED、不要做排水动作、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是最有效、最快的救援方式。

身边的隐形“杀手”不可忽视

除了水边是暑期儿童意外的高发地,就算是熟悉的家里,也处处是隐形“杀手”。

有关部门调查,每年有超过六成孩子暑期伤害的案例发生在家中,既是孩子们玩得嗨翻天的时候,也是各种危险集中爆发的阶段,家长多想一步,孩子就能离不必要的伤害更远一步。

暑期儿童六大危险地

1

小区喷泉:溺亡、触电

小区里的喷泉,也是发生溺水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同时,喷泉需要用电,而喷泉的电线大多铺设在地下,如果年久失修、线路老化,电击事故也一触即发。家长应该监督孩子,不要私自去这些场所,只可远观欣赏,不可近玩戏水!

家长平时一定要严厉地告诫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没有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游泳,不到没有安全措施的水域游泳。

2

车里:窒息

夏季车内温度几分钟就会迅速升高,即便是暂时停留时,也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一分钟都不可以,即使孩子在车上睡着了,也要带下来,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在带儿童乘车时,大人要告诉孩子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也不要把身子探出汽车天窗,在升降汽车玻璃和开关车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夹到孩子。

3

窗口:坠亡

相关部门统计的7岁以下儿童居家意外伤害排名,跌落(多指坠楼)发生率最高。防止儿童坠楼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有高低差的空间,如窗口、阳台、飘窗、楼梯等地方。

如果要开窗换气,缝隙不要超过0.1米,最好使用门窗安全锁。平时多提醒孩子不要在阳台、窗台附近或顶楼嬉戏,提高孩子自身的“窗户危险意识”。

4

厨房:烫伤

不要让年龄较小的幼儿进入厨房,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帮厨时,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物,以免衣物不小心刮倒或勾到物品上,引发危险。

让孩子远离汤锅、火锅、热水瓶、烧水壶、炉灶、电熨斗等,包括在给孩子洗澡时,也要先放凉水,然后再兑热水。

5

药箱:误服

家长要把药品置于不易开启的安全包装中,不要用饮料、矿泉水瓶装有*液体,以防孩子误服。

喂孩子吃药时也不要把药说成糖果,不然孩子容易混淆“糖”和“药”的概念,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哪些东西不能乱吃。

6

零食玩具:异物梗阻

除了豆类、石榴、鱼刺等食物是气管异物的常见物,钉子、别针、硬币、纽扣,包括玩具上的小零件等小物件,都是最常导致儿童异物窒息的物品。

孩子在吃东西时,最好要保持严肃安静,不能说话、大笑、跑跳、挑逗。家长们要经常对家中进行“地毯式”扫除,及时清理孩子可能碰到的小物件,同时也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保障儿童安全,时刻不能松懈大意。小桃妈建议各位家长,多专心陪伴孩子,多给孩子讲些安全常识,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补救!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安全长大、每个家庭都圆满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