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是积累,
是沉淀;
更是一种变革、一项创新!
一
回顾藕幼STEM来时路
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以来,藕塘中心幼儿园依据“幼儿园课程改革第一步、第二步支架”,逐步从合理布局游戏区域、着力户外游戏研究到开发本土资源,一步步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及科学教育特色研究不断深入,年幼儿园成为STEM教育实验学校。
从此,幼儿园开启了新的尝试与探究……
二
以STEM项目《气泡膜稳定器》为例
(一)问题产生——“快递员”的烦恼
在“温情邮*局”主题中,“小小快递员”遇到了点困难……
馨馨
用来打包的气泡膜一直滚来滚去,真不方便!
对,我今天都扶了好几次了。
佑佑
经过儿童议会,孩子们的STEM项目“气泡膜稳定器”启动啦!
(二)项目过程——气泡膜稳定器诞生记
孩子们通过“问题——计划——实施——发现”不断调整、反复实施、积极思考、合作互助。最终达成项目预设成果——气泡膜稳定器。
(三)项目启示
通过STEM活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用工程性思维思考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越来越强,主动性、坚持性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
展望藕幼STEM:我们一起在路上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藕幼的STEM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进步、慢慢变优,幼儿、教师、园部都获得了不同层面的发展。
1、孩子:被动接受→主动探究
课程游戏化使儿童从“一个等待教育的容器”转变为“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接触STEM之后,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专属STEM时间,开展项目实施、坚持不懈、沉醉其中,自然地表述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跨学科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在STEM项目中得到解放。
2、老师:无从下手→智慧应对
课程游戏化使教师从“真理的掌握者”转变为“童年的守护者”。针对首次接触STEM时的茫然失措,该园成立以园长为STEM项目总负责人,课程领导小组、教科研骨干和后勤保障组通力协作的“三位一体”管理网络,并开展教师自培、外出培训、专题研究、成效呈现为一体的“四个一工程”专题培训。现在幼儿园班班有项目,人人在研究,老师越发从容智慧,观察与分析、反思与协调、展示与评价、整理与总结等课程实践和执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3、藕幼:岁月青葱→风华正茂
在《指南》的引领下、在课程游戏化的不断实施与推进中,幼儿园通过“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三区一融合”“一亩三分地”保证孩子在STEM项目活动中的时间与空间。同时,藕幼投入近百万打造了惠山区仅有的“科幻乐园”也为幼儿的STEM探索助力。这些改变都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课程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一”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