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是再正常不过了。遇见大人或小孩有气道异物梗塞,情况危急,先帮他拍拍背?这是错的!赶快来学习正确的解救方法吧!
气道异物梗塞:是导致窒息的紧急情况,若不及时解除,数分钟内即可死亡。气道异物梗塞造成心脏停搏并不常见,但是在有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和儿童往往几率相对较多。气道异物梗塞的原因:1.肉类食物(最常见)。2.吞食大块的难咽食物。3.饮酒后进食。4.老年人戴义齿或吞咽困难。5.儿童口含小颗粒状食品或物品。异物可造成呼吸道的部分或完全阻塞,识别清楚才是关键,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正确的急救操作吧!
气道部分梗塞1.患者表现:病人有通气,能用力咳嗽,但咳嗽时出现喘息声。措施:此时,救助者不宜妨碍病人自行排除异物,应鼓励病人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注意:但应守护在病人身旁并监视病人的情况。2.患者表现:病人可能一开始就表现为通气不良;或开始通气好,但逐渐恶化,表现乏力、无效咳嗽、吸气时高调嗓音、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措施:同气道完全堵塞。
//
气道完全梗塞患者表现:病人表现不能讲话,呼吸或咳嗽时,双手抓住颈部,无法通气。此时救助者应马上询问病人是否被异物梗塞,如果病人点头,必须立即进行救助,帮助解除异物。
注意:由于气体无法进入肺部,若不能及时解除气道梗塞,病人很快就会丧失意识,甚至死亡。如果病人意识已经丧失,猝然倒地,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成人气道异物处理(一)腹部冲击法(海姆利克急救法)可用于有意识的站立或者坐位病人。救助者站在病人身后,双臂环抱病人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手拇指侧紧顶住病人腹部,位于剑突与其间的腹中线部位,用另一只手再握紧拳头,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冲击腹部,反复冲击直到把异物排出。(如病人丧失意识,即开始心肺复苏)注意:采用此法后,应注意检查有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腹部或胸腔脏器破裂。(二)自行腹部冲击法气道梗塞者本人可一手握拳,用拳头拇指侧顶住腹部,部位同上,用另一只手再握紧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冲击腹部。如果不成功,病人应快速向上腹部抵压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如椅背、桌沿、走廊护栏,用力冲击腹部,直到把气道异物排除。(三)胸部冲击法病人是妊娠末期或过度肥胖者时,救助者双臂无法环抱病人腰部,可用胸部冲击法代替腹部冲击法。救助者站在病人身后,把上肢放在病人腋下,将胸部环抱住,一只拳的拇指侧放在胸骨中线,避开剑突和肋骨下缘,另一只手握着拳头向后冲击,直至把异物排出。//小儿气道异物处理如患儿咳嗽有力,应鼓励连续自主咳嗽,以咳出异物。如咳嗽无力感,呼吸困难明显,并出现意识丧失的患儿,应立即采取解除气道梗塞措施。(一)拍背(冲胸)法(适用于婴儿)拍背:急救者取坐位,将患儿俯卧位置于前臂上,前臂放于大腿上,用手指张开托住患儿下颌并固定头部,保持头低位,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婴儿背部肩胛区用力叩击5次。冲胸:拍背后,将空闲的手放于婴儿背部,手指托住其头颈部。小心地将婴儿翻转过来,使其仰卧于另一只手的前臂上,前臂置于大腿上,仍维持头低位。实施5次快速胸部冲压,位置与胸外按压相同。(冲压与按压的不同之处在于冲压时间短促,利用肺内压力突然增高,将异物排出)注意:如能看患儿口或鼻中异物可将其取出;不能看到异物,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异物排除。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气道异物梗塞的情况呢?1.进食切碎的食物,细嚼慢咽,尤其是戴义齿者。2.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避免大笑和交谈。3.避免酗酒。4.阻止儿童口含食物行走、跑或玩耍。5.将易误吸入的异物放在幼婴拿不到的地方。6.不宜给小孩需要仔细咀嚼或质韧而滑的食物(如花生、坚果、玉米花等)。“救”在身边,我们一直都在。//
文字
成石
图片
健康中国来源
“红十字”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审
滕婉蓉李孟江编辑
彭洁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