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救了我孩子的命,要是他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办啊!”5月17日上午,看着身边正在玩耍的孩子,陪在一旁的妈妈激动地快哭了。这一幕,医院儿科一病区病房内。
术中取出一拇指盖大小的苹果块
据介绍,患儿18个月大,家住沭城街道,5月16日傍晚在进食苹果后出现频繁干呕,时不时有点咳嗽,不停地哭闹,不易安抚。家长担心是不是有苹果肉呛到了气管里,便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值班医生询问病史后,安排急查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食管内异物可能。患儿食管入口见异物团块,长时间压迫食管会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穿孔风险,压迫气管可引起反射性呛咳、发绀、呼气困难等症状,必须尽快取出!
病情就是命令,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消化病中心、儿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快速联动。急诊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即刻为患儿及家长进行核酸快检和普检,同时完善术前相关准备。与此同时,消化病中心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加斌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至急诊科。
王加斌为患儿实施全麻下行胃镜取异物术
最终为患儿实施全麻下行胃镜取异物术,术中取出一拇指盖大小的苹果块。从患儿被送至急诊就诊到异物取出,用时不到1个小时,一场危机最终化险为夷。
多学科医生联合查房
等孩子完全苏醒时,已经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中。5月17日早上,术后第一天,小萌娃精神状态很好,天真无邪的脸蛋上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目前已康复出院。
术后第一天,患儿精神状态良好
今年以来,医院接诊了数名因气道、食管异物住院的儿童,最终经支气管镜、胃镜取出的异物也五花八门,有花生米、西瓜籽、玩具、核桃仁等。
医院儿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薛洁提醒广大家长:
?食管内异物是常见急症之一,严重梗阻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食管异物多发生在进食匆忙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食物未经仔细咀嚼就咽下等情况下发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儿童,异物种类多样,有食物,有玩具,更有甚者还有铁钉......
?因为小儿进食时跑动、哭闹、嬉闹等,均可能造成不慎将异物咽下,故婴幼儿乃至学龄期儿童在进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嬉闹、哭闹等。
?一旦进食时出现吞咽困难、疼痛、异物梗阻感、流涎增多、反流症状、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食管周围炎,最危险的就是容易并发呼吸系统症状。一旦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纵膈气肿等,容易危及生命。
为了孩子的健康与安全,照护孩子时不能有丝毫马虎!家长们应当学会如何预防儿童窒息,孩子一旦吃东西噎住了,若出现剧烈呛咳,家长们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慌张,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
当发现孩子呼吸困难,完全气道梗阻(不能说话或咳嗽),应立即对婴儿(<1岁)进行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对年长儿(>1岁)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孩子试着将异物咳出。
而对于能够说话或咳嗽的患儿,则应避免使用上述急救方法盲目清理口腔,因为以上做法可能将部分气道阻塞转化为完全气道阻塞,如出现吞咽困难、发不出声音、呼吸微弱,需要立即抢救,不能耽误时间。异物卡到气管,*金抢救时间只有5-10分钟,等急救车上门多半来不及,如不能及时将异物取出,很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所以,家长一旦发生孩子误吞异物,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尽快内镜下取出。
小贴士:
一、食管异物有什么症状?
食管异物常发生在进餐时或有明显诱因如大笑或者哭闹等,食管异物种类多种多样,尤以鱼刺、肉骨等多见,一旦发病可出现吞咽困难、疼痛,胸骨后异物感,有的有面部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还有的甚至会出现休克。
二、食管异物有哪些危害?
食管异物不但会给患者带来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甚至呼吸困难等痛苦,还会因异物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食管壁感染、食管壁水肿、食管穿孔、食管周围气肿、气管食管漏、大血管破裂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如锐利的异物撕破主动脉弓或锁骨下动脉,可造成致命性大出血,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是食管异物最危险的并发症。
三、食管异物该怎么办?
1、首先,保持镇静,控制恶心呕吐,停止进食和饮水,尽可能减缓食管蠕动程度,避免异物穿透食管。千万别使用“吞饭团、吃香蕉、喝醋”等土方法,因为这些方法会使在咽喉的异物落入食管,加大取异物的难度,并且可能损伤咽喉和食管。
2、医院就诊,并应尽可能回想是何种异物,是否带有尖角,如实告知接诊医生,因为不同异物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来源:医院
编辑:仲启新邱创
发布:徐栩
审核:王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