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节,年糕成为餐桌的宠儿,小小的一块年糕,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节高,可以称得上是“餐桌上可以吃到的祝福”。但是吃年糕还是要谨慎,特别是老年人,时不时会有因吃年糕出现噎住的危险情况发生。
医院ICU病房里就住着一位因吃年糕吃出问题的患者苗大伯(化名)。
近日早上8点左右,67岁的苗大伯吃了老伴做的年糕,然而刚吃了第二块年糕就出现胸闷气急,咳嗽不畅的情况,就连意识都模糊不清,不管家人怎么叫喊都没有反应。为此,家人立马拨打了急救电话,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苗大伯呼吸心跳都停止了,颈动脉搏动消失,医护人员立即心肺复苏术,医院。
若不及时取出年糕,老人的生命短时间内会再次受到严重威胁。医院汇集了急危重中心、消化内科、呼吸內科等,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大内科主任进行会诊,商议取出年糕的对策。最后医生们通过使用支气管镜,从上至下仔细检查老人的气道,确定年糕位置。
由于年糕黏糯光滑,夹取时易脱落,只能先小心翼翼地把年糕移至大气道,再使用取物器抓取。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出来了,出来了......”随着一阵欢呼,这场与年糕的“大作战”在医生们的齐心协力下胜利告终。患者的心跳终于恢复,随后他被被送至重症医学科进行后续治疗。
食物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是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苗大伯正是因为年糕堵住了气管。对此,医院急危重中心主任王刚提醒,糯米类制品较粘稠,容易滑落到气管或卡在食道,造成呼吸困难或食道受阻,严重的可导致窒息死亡,老人因咀嚼、吞咽功能较差,是异物卡喉的高发人群,食用时一定要特别当心。应尽量避免给老人吃大块的、不容易煮烂、不容易消化等相对比较“黏”、“硬”的食物。
气道异物的两大高危人群,
一个是婴幼儿,一个是老年人。
一旦出现气道异物梗阻现场该怎么办?
王医生给出了以下几点急救意见:在吃年糕、汤圆等黏性食物,以及鸡块、瘦肉等不易嚼碎的食物时,如果说话、大笑、生气、吃得太快,就容易引起食道痉挛,导致噎食。如果噎食完全堵塞声门和气管,短时间内就可导致窒息死亡,是非常危险的急症。老年人因牙齿不好、吞咽功能退化,加上年糕软糯、很难被嚼碎,更容易被卡在呼吸道,造成窒息。建议老人以及小孩,在吃这种软糯食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异物窒息该如何急救?
王医生表示,异物入喉引起的窒息发生速度快,抢救时间短,可能瞬间就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因此千万不要慌张,尽快安排一人打急救电话,另一人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进行施救。
王医生提醒市民,在进行自救或施救时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对于成人的急救
如果是成人,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2.3岁以下孩子的急救
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3.婴儿的急救
5次拍背法: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4、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