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7日徐州讯“生活中遇到像心肌梗塞、窒息等紧急情况,‘黄金救助时间’尤为重要。首先,大家要检查清理伤者口腔异物……”在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东湖社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会上,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应急救援员邱建强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应急救护措施的认识,提升紧急情况自救和互救能力,大庙街道东湖社区充分盘活现有医疗资源,积极探索“社区急救站”模式,不定期邀请红十字会专家,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与演练,为辖区居民系统教授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使用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现场急救技能和相关知识,打通院前急救“最后一公里”,筑牢社区居民健康安全“生命线”。
东湖社区通过“理论授课+实操训练+考核检验”的“三合一”培训法,针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力衰竭、溺水、创伤和气道梗阻等意外危急情况,邀请专家从身边的实例出发,通过讲解播放视频、理论知识、演示急救流程、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如何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进行详细讲解,并对操作步骤、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标指征等进行讲授演示和实操练习。参与活动的居民们态度认真,参与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现场完成从“懂起来”、“学起来”到“用起来”、“救起来”的蜕变。
社区报到党员杨玲玲说道:“此类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大家的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既有必要又有必要。”
今年以来,东湖社区已成功举办7期应急救急系统培训,培训初级救护员10名,普及培训名。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和部分社区居民已经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对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把握救援时机、减少人员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常识和技能,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东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姚望说,“下一步,我们将创新举措,持续普及急救知识,强化急救培训,形成长效机制,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高亚若李婷李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