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如果遇到学生晕厥该怎么处理?幼儿园里小朋友遇到异物气道梗阻该如何处理?在到来前老师们可以实施怎样的紧急救援?学校里的除颤仪该如何正确操作?怎样进行心肺复苏,为需要救助的学生争取宝贵的“黄金四分钟”?
新学期即将来临,在学生们即将返回校园之前,来自全市16个区的名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汇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参加了“校园应急救护”的课程培训——课程通过前期调研、线上理论培训考核、线下实操模拟演练、证书发放等,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卫生、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进行标准化的基础生命支持与急救培训,以及常见大型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灵活应对相关校园意外和事故。
“校园急救员”填补校园救助空白
这些年来,校园里的意外时有发生,从幼儿的异物梗阻,到各种原因的意外伤害,都可能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在意外发生时,谁将提供第一手的帮助,确保学生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得到合适而及时的救助?
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老师”。但是,“校园急救员”也需要专业的救助知识,才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
然后,专业调查显示,我国学校卫生保健事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伴随着卫生保健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教师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整体配置不够、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开展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化培养,设定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培养目标等引起了人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