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遭遇过异物卡喉?无论婴幼儿还是成人,当异物卡到气管引起梗阻甚至窒息,是会危及生命的。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吃东西被卡住
危险程度仅次于心脏骤停
吃东西时被食物卡住的情况,其实就是异物将人的气管给堵住了。可别小瞧气管异物,它一旦“发难”,可将气管死死堵住,出现完全性梗阻,人喘不上气,会缺氧,脸发紫,产生窒息感。
危险程度仅次于心脏骤停
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3岁以下居多,儿童氧储备能力差,氧合可在数10秒出现迅速下降,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时可能窒息死亡。
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名。
往往发生突然
气管梗阻的发生,可能吞下一颗花生、嗑下一颗瓜子的瞬间就发生了,让人猝不及防!
留给抢救的有效时间短
气道梗阻一旦发生,人会喘不上气儿,大脑就会缺氧。这种情况时间持续越长,就算生命被抢救回来了,也可能已对大脑造成了无法逆转的损害。呼吸停止后将会出现以下风险:
所以,一旦被异物“锁喉”,不仅得用对的方法来救,还得救得足够快!这么看来,气道梗阻确实“致命”!
很多人喜欢用这3种方式“解锁”
结果生生耽误了性命
遇到被食物“锁喉”的情况,不少人都会选择试试坊间流传的“解锁”三件套:
第一招,拍背!
第二招,抠喉!!
第三招,喝醋!!!
等你把这“三件套”都试了个遍并且发现一点没用后,救命的黄金时间也过了......
应对异物卡喉,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全世界通用的——海姆立克法!
“海姆立克法”
Heimlichmaneuver
海姆立克法,又叫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顾名思义,主要是靠正确的冲击力,将堵在气管、咽喉里的异物排出来。
一旦出现气管被异物卡住的情况,立即拨打,同时在事发4分钟内立即施救,这是急救最关键的时间。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清醒成人和1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救方法。
清醒成人
1.救护者站在病人背后,用手臂环绕病人腰部。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脐上的腹部。
3.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4.重复以上手法直至异物排出。
1岁以下婴幼儿
1.让宝宝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住胸部。
2.单手掌根用力拍宝宝背部5次。
3.如果拍背不成功,将宝宝脸朝上,在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垂直按压5次。
4.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记住这些食物“黑名单”
孩子吃要尤其小心
吃东西,要谨慎。有一些食物,常常让人卡喉窒息,被医生们列入了“黑名单”。
这才是“好好吃东西”的正确姿势
请注意查收
对于儿童及婴幼儿
1.孩子在吃黄豆、花生、瓜子、松子等食物时,需要家长看护,避免在进食期间跑动、说话、打闹;不追着孩子喂饭。
2.不选购细小零件多的玩具,需在家长监护下玩耍,避免小朋友误吸。
3.发现孩子口中含有东西时要设法及时取出,但切不可强行夺取,以免哭闹后吸入。
对于成年人
1.吃东西细嚼慢咽,口中有食物尽量少说话。不要做出类似“张大嘴巴接住食物”的嬉闹举动。
2.改掉工作时把针、钉等物咬在嘴里的习惯,以防发生意外。对于昏迷或全麻后未清醒的病人,要细心护理:预先取下已松动的假牙;呕吐时,头应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下呼吸道。
3.对于老年人及某些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病人,饮水及进食时应特别注意,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切忌着急喂食,避免大口进食及饮水。
来源:护理系
文图:李静茹郭萍
编辑排版:王秋红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