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广西援琼医疗医院工作。广西援琼医疗队供图-->
■本报记者习霁鸿
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情况危急!
8月15日傍晚,医院内,和同事陈椿荣一起巡视病房的广西援琼医疗队队员江欢突然听到急促的呼救声:“医生,有人吃东西卡住了!”
快快快!江欢和陈椿荣赶紧循着呼救的方向跑去。
眼前,一名患者正拼命用手抠喉咙,想把卡在喉咙里的东西抠出来,然而却无济于事。她的情绪烦躁不安,眼神中充满惊恐。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江欢与陈椿荣不约而同地判断她是急性气道异物梗阻,如果不立刻解除梗阻,患者会有生命危险。
性命攸关的紧急时刻,顾不上思考疫情下自身的防护问题,顾不上考虑有无职业暴露的风险,穿着厚密防护服的江欢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施救。陈椿荣则在一旁努力安抚患者情绪,指导其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施救。
经过两人的配合施救,患者终于吐出了气道里的异物,呼吸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时,围观的患者纷纷鼓起掌来,并对江欢和陈椿荣竖起大拇指。“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去抢救病人”“有责任、有担当”“你们反应好快”“水平够高”……
“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刚好有你们在,后果真是不敢想象。”休息片刻后,获救的患者也渐渐从惊恐的情绪中镇定下来,向江欢和陈椿荣连连道谢。
“别客气,救人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江欢回应。
实际上,江欢表面虽然平静,心里却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对确诊患者进地贴身施救,确实让自己有暴露的风险。此时放松下来,他才察觉到自己防护服里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安排其他同事后续严密观察该患者病情后,江欢当即去为自己做了应急处理。
“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我当时也没顾虑太多,毕竟救命是医生的本能。在危及患者生命的时刻,我们必须分秒必争。”江欢说,“虽然事后也怕,但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本报海口9月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