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声门上肿物诱导时气道梗阻,可尝试这种简单
TUhjnbcbe - 2020/11/24 16:50:00
原文再续,书接上回!

编者按:

原译作者nonoknows(新青年麻醉论坛会员ID)从今年3月初至9月已经完成了《ClinicalAnesthesia:NearMissesandLessonsLearned》个病例的翻译;

现《NearMissesinPediatricAnesthesia》(小儿麻醉的经验与教训)(年第二版)87个病例在持续更新中,欢迎各位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原贴回复在线探讨交流。

1

病例27:一例声门上肿块患者

一名2岁的儿童拟行咽镜检查和咽肿块活检。患儿气短,但无喘鸣音。嘴部开口充分,悬雍垂视野良好。胸部X线正常,颈部软组织的侧面X线显示了一个巨大的声门上软组织肿块。这个肿块从咽后壁凸入喉部,使喉部空间缩小了大约70%。

患儿被带到手术室,放置IV管路和连接标准监护仪。准备了应对气道危机的紧急气管切开设备。用七氟醚和氧气吸入诱导。全身麻醉诱导耐受良好。

随着肌张力丧失,突然发生气道阻塞。下巴和头部的重新定位并没有改善阻塞,经口气管插管也没能成功,喉罩(LMA)也不能通过。患儿的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停止七氟醚诱导,患儿从全身麻醉中醒来。

局部麻醉和镇静下的气管切开术不予考虑,因为镇静会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小儿光纤喉镜被发现不起作用。

◆问题

你现在会怎么做?

◆解答

再次用七氟醚和氧气进行吸入诱导。当肌张力丧失时,气道阻塞再次发生。捏着整个喉软骨上的皮肤轻轻向上提起。阻塞立即被解除。

自主通气恢复,进一步加深麻醉。当松开喉软骨上的皮肤时,阻塞再次出现。再次提起皮肤,气道变得通畅。当麻醉深度足够时,进行喉镜检查,发现声门上的肿块覆盖在声门上。

3.5mm内径无套囊的气管导管轻松通过。未发生低氧饱和,也未再给予肌松。肿瘤被去除并送活检。患儿恢复意识后,在右侧卧位下拔管。

◆建议

当声门上肿瘤患者在吸入诱导过程中出现气道阻塞时,可以尝试一下这种简单的技术。

2

病例28:加压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

一名2岁的儿童被带到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手术。

四个小时前,患儿在全身麻醉下顺利切除了肾肿瘤。检查时,患儿面色苍白、冰冷、湿粘,心率为bpm,收缩压为60mmHg。他左臂上的IV管路看上去运作正常。发现半满的6%羟乙基淀粉输液袋中有空气。

用氯.胺.酮、琥珀酰胆碱并予压迫环状软骨对孩子施行麻醉。无创插入气管内导管(ETT),双侧呼吸音对称。用空气氧气50/50、芬太尼和异氟醚维持麻醉。

打开腹部后,血压急剧下降,给羟乙基淀粉输液袋加压。要求的血液还没有送达。突然,呼气末CO2从46mmHg下降至20mmHg。脉搏为,血压为50/30mmHg。氧饱和度(99%)未变。

◆问题

你担心吗?你会怎么做?

◆解答

你注意到IV管路中有空气,马上停止了羟乙基淀粉的输注。在诱导和随后的输液袋加压过程中,术前在羟乙基淀粉输液袋中看到的空气被忽略和遗忘了。

通常,IV输液袋里没有空气,只有液体。如果IV输液袋不止一次地被一套给药装置刺破,那么很有可能会有空气进入袋中。

在这个病例中,袋内的空气量被认为很小(不超过40ml),呼气末CO2在几分钟内逐渐恢复。

◆讨论

人体内血管内空气的致命量尚不清楚,但已知意外注射至ml会致命。大量空气栓子导致死亡的原因是空气滞留在右心室流出道而导致循环阻塞、心血管崩溃。

我见过一名患者死于被注入ml玻璃瓶中的空气(未知量的空气,但是可能至少有ml)而造成的空气栓塞。

要知道,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仍在使用玻璃瓶输血。玻璃瓶中的血液只能通过空气对瓶子内部加压而快速排入患者体内。如果不注意盯着输液瓶内的液平面,空气很容易就能进入患者的循环。在这些病例中,不注意观察就会导致患者体内进入大量空气——足以导致死亡的量。

◆建议

所有塑料IV输液瓶在使用前必须排出其中的所有空气,特别是要加压的输液袋。如果不能排出所有的空气,那么扔掉这个IV输液袋。尤其是小儿麻醉更要如此。

●小儿麻醉中遭遇这些危急情况,该怎么处理?

●如何处理突发的加强型气管内导管闭塞?

●臂丛阻滞后全身抽搐?这个非常规原因不可忽视!

●严重哮喘患者术中反复注射血管活性药,为何血压仍急剧下降?

●惊!这两种麻药快序诱导发生沉淀使静脉管路完全阻塞

●多种*品滥用并哮喘的患者,你会如何麻醉?

●喉痉挛后突然出现肺水肿?

●氧气管道供应的不是氧气,要这样做以避免悲剧

●术中自发性气胸的心电图竟是这样的表现

●废弃静脉管道的残留药物是如何成为凶手的?

●如何处理气管导管卡在气道内的拔管困难?

●辨别反复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不寻常原因

下期精彩敬请期待

声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声门上肿物诱导时气道梗阻,可尝试这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