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用剑尖刺开一个士兵的颈部,使其气道通畅进而挽救了他的生命;公元前年,波斯的克列比德进行了第一次气管切开术;而在年,Sheldon成功引用经皮放置多种血管内导丝导管技术,进行了经皮气管切开术;到如今,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杜建成主任的带领下从年开展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术至今,已经成功完成了40多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随着医学向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重症医学科改进了传统气管切开的技术流程,实施纤支镜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钳扩式经皮气切术,二是牛角型经皮气切术。该术的优点是无需逐层切开、止血、确认解剖关系及处理甲状腺峡部等繁复步骤,术前完成定位后,操作仅需数分钟。手术创伤很小,切口通常不到1厘米,且不需缝合、感染几率小。再加上纤支镜打“辅助”,可实时监视穿刺位置和深度,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及时发现出血并进行吸引以预防窒息,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尤其适用于重症患者。
(经皮气切操作示意图及手术现场照片)
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切相比的优点?
1.可在床边进行,尤其适合ICU中危重病人;
2.手术创伤小、操作迅速、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3.避免了危重病人长期经喉插管造成的不适及远期并发症;
4.更小的镇静需求,病人感觉更舒适,脱机更早,缩短住院日;
5.手术切口与气切管口径高度吻合,避免了传统气切手术切口过大的不足。
适应症有哪些?
1.各种病因所致需要长期机械通气;
2.减少死腔促进脱机;
3.需要保持畅通的气道,如上呼吸道梗阻、长期气管内吸痰;
4.口腔、咽部或喉部有创伤或感染;
5.降低镇静镇痛程度。
经皮气管切开术这项微创技术在重症医学科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开辟了新方法,也使我院危重症患者在气道建立方面多了一项新选择。
图、文/ICU王梦婵、汤笑菲
编辑/唐简妮
审核/张伟艳
医院医共体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yywl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