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临床医师均应掌握这一抢救技能。
二、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切比较优点:
1.可在床旁进行,尤其是和ICU中危重患者的床旁操作。
2.手术创伤小,操作迅速,时间短,并发症少,无需逐层切开,止血,确认解剖关系,特别是处理缓解甲状腺峡部。
3.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感染少。
4.操作时无需专职呼吸治疗师,麻醉师和外科医生,经培训的内科医生即可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
5.避免了危重患者长期经口插管造成的不适及远期并发症,可在严密监控下用于危重患者,有望替代大部分标准外科气管插管术。
三、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点:
1.更小的镇静要求。
2.使病人感觉更舒适。
3.降低长期插管,导致喉部损伤的风险。
4.降低气道阻力,减轻呼吸做功。
5.更好的呛咳反射。
6.早期脱机。
7.缩短ICU住院日。
四、适应症:
1.各种病因所致,需要长期机械通气。
2.减少死腔促进脱机。
3.需要保持畅通的气道,如上呼吸道梗阻,长期气道内吸痰。
4.口腔,咽部或喉部有创伤,或感染时。
5.降低镇静镇痛程度。
五、操作步骤:
(一)用物准备:
(二)患者准备及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颈肩部下方垫高,使头部后仰。
2.备皮、消*、铺巾
3.调整气管插管位置:调整气囊至声带上方;有纤维支气管引导的,备利多卡因
4.确认解剖位置和标记点
5.局部麻醉并诊断性穿刺:
6.切开穿刺点皮肤:
7.套管针穿刺:
8.置入导丝:
9.扩张皮肤软组织和气管壁:
10.扩张钳扩张软组织和气管前壁
11.置入气切套管:
12.撤离导丝并固定气切套管:
六、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皮下气肿、纵膈气肿、伤口出血、拔管困难、气管食管漏、肺部感染。
1.皮下气肿最为常见,一般在24小时内停止发展,可在1周左右自行吸收。
2.纵膈气肿和气胸分离气管前筋膜过多,气体沿气管前筋膜向下发展进入纵膈致纵膈气肿。而损伤胸膜顶,则可能致气胸。患者因极度呼吸困难,且剧烈咳嗽者,可致肺泡破裂而形成纵膈气肿和气胸。
3.出血原发性出血多见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头脱落。继发性出血多见于气管套管与周围血管摩擦破裂所致。出血处理应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再积极止血。
4.气管食管瘘表现为进食时呛咳,从气管套管中咳出食物,食道造影可见造影剂从食道流入气道,如瘘口不大,经鼻饲可自行愈合。瘘口较大,需行手术修补。
5.拔管困难多因环状软骨受损,气管腔内肉芽形成或原发疾病为彻底治愈等引起。可行纤维喉镜或气管镜检查,或喉部X片及CT扫描等,查明原因后予以相应治疗。
图文:张庆倩
编辑:张少雷
审校:毛峥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