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看似普通的咳喘,却是气管异物在作怪
TUhjnbcbe - 2020/12/16 15:27:00

近期儿科病房收入多例反复咳嗽、气喘同时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入院后行肺CT及气管镜等检查后发现竟然是气管异物在做怪。

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因为它可以通过阻塞气道而妨碍呼吸,从而影响通气而致命。然而还有一部分可跑到气管深部,反复导致肺部疾病。

大约80%的儿童气管异物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发病高峰在1-2岁儿童。

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儿童都能站立,倾向于通过口来探索他们的世界,并拥有精细的运动技能可以把小物体放进嘴里,但他们还没有磨牙来充分咀嚼食物。

2.这个年龄段接触不恰当的食物或小物件、吃东西时活动,以及拥有哥哥姐姐(他们可能把食物或物品放进婴儿或学步儿童的嘴里)的机会多。

3.该年龄阶段儿童的气道直径较小,易发生梗阻

儿童常误吸的异物包括花生、其他坚果、种子、爆米花、食物颗粒、五金器具以及玩具零件。食物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吸入异物,而非食物物品(如硬币、回形针、大头针、钢笔帽)是年长儿童中更为常见的吸入异物。

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气道阻塞的程度和异物的位置,以及儿童的年龄、所吸入异物的类型。若患儿明确或可疑的呛咳病史,突发出现紫绀发作、呼吸困难,喘鸣,医院就诊。或咳嗽病程长,治疗效果不蔓延,反复同一部位的肺炎,也需行相关检查排除。

若确诊为异物需在气管镜下将异物取出,异物自行咳出的几率非常低,在千分之一以下。

对家属的建议

1.不应给予4岁以下儿童硬的和/或圆的食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硬糖和其他糖果、花生、块肉、热狗、苹果块、坚果、爆米花

2.应仅由成人给婴儿喂食固体食物,并且只有当婴儿直立坐位时才喂食;年幼儿童的所有餐食都应有成人监督。

3.教育儿童充分咀嚼食物;当进食时不要呼喊、说话、玩、跑、哭和笑。

4.咀嚼性药物只能在儿童3岁后(此时出现磨牙)给予。

5.不给予硬币及其他小东西作为奖励。

6.不要让儿童用嘴含着学习用品或其他小物件。

7.避免有小零件的玩具,并将其他小的家用物品放在婴幼儿接触不到的位置。

8.遵循玩具包装上的年龄推荐。

9.注意年龄较大儿童的行为。他们可能会给年幼弟弟妹妹危险的物品。

10.应鼓励父母、教师、儿童保健人员和其他照顾儿童的人员学习基础生命支持和窒息急救课程。

喜欢记得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似普通的咳喘,却是气管异物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