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科普生命的拥抱ldquo海姆立克
TUhjnbcbe - 2021/3/23 17:58:00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呼吸道异物窒息导致死亡的病例,根据中国资料分析,由意外损伤造成的死因中主要为意外窒息,占婴儿意外死亡中的90%,而导致室息的主要原因就是气道异物阻塞,使孩子的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因此,意外一旦发生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

呼吸道异物窒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海姆立克”(Heimlich)急救是海姆立克教授于年发明的,到目前救活了10万生命,他被称作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征象

异物卡喉的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也不能咳嗽。此时患者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已的喉咙,此即“海姆立克”征象。

判断病人是否呼吸道异物

此时可以询问病人:“你被东西卡了吗?”,如病人点头表示“是的”,即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抢救。

01,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站立)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於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02,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

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站立不便,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03,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04,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

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05.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06,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

若是小於1岁以下之婴儿,则不可做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先将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并发症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査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供稿:重症医学科张晓群

医院

医院官方网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生命的拥抱ldquo海姆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