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老年人、婴幼儿群体
较为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
“卡喉”就是其中之一
近期,医院接诊的异物“卡喉”患者有所增加。该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国华介绍,人们常说的“卡喉”,其实是食道异物梗阻,主要由于异物或者食物嵌顿于声门,容易掉入气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的呼吸困难。
患者常常有不由自主地用手呈“V”字形状紧贴在颈前的喉部,表情痛苦、焦躁不安、声嘶甚至失声、呼吸急促、脸色青紫等缺氧表现。
一样的“卡喉”,不一样的结局让杨国华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有三位因脑梗死后遗症导致吞咽出现障碍的老年病人,在家中吃饭时出现异物梗阻的情况。
其中两位老人的家属呼叫较为及时,一位在救援人员返院途中迅速得救,医院,通过系列救治措施后成功得救。还有一位则非常可惜,当医生赶到现场时,病人的呼吸心跳已经停止,而他实际上是被一块肉堵在了气管中。
“如及时解除梗阻的异物,一般患者的预后还是较为良好,但如果处理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严重后果。”杨国华指出,食管异物卡喉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和婴幼儿。老年人常发生于一边进食一边说笑,或咀嚼不全、吞咽过猛的时候;婴幼儿则好发于口含异物说笑、打闹或运动之时。
杨国华提醒,当遇到异物梗阻情况的病人时,需迅速拨打医院,同时身边的人员可进行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帮助病人最大程度争取时间。
等待救援时可以怎么做?杨国华介绍,在等待救援之时,首先要判断病人属于哪类异物梗阻。对于轻度的病人,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咳嗽排出异物;对于重度的病人,应立即联系,同时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抢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何操作?
对于1岁以内小孩(婴儿)
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骨,另一手掌跟在婴儿背部两侧肩胛骨之间,斜向下用力进行最多5次拍击。
如拍背5次仍未拍出阻塞物,应立即让婴儿仰卧并支撑头部,另一手的两根手指压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然后进行最多5次胸部冲击按压。
对于普通成人
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上腹部,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顶在患者上腹部,拳头位于肚脐以上、肋骨以下;
另一只手包住握拳的手,然后快速有力地向内上方冲击。
对于肥胖成人或孕妇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的孕妇或属于非常肥胖的人群,导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应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当自己不幸遇上异物梗阻时
一手握拳,另一手按在拳头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如桌边、椅背),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通过以上手法抢救成功后,医院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发生,如肋骨骨折、胸腹部内脏的破裂或撕裂。
当海姆立克手法抢救不成功,且病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应马上使用心肺复苏术。
最好的治疗手段是预防我们可以这样防范出现异物梗阻:1.将食物切成小块;2.充分咀嚼食物;3.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说话、行走、跑步等;4.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5.老人应清淡饮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老人有假牙,要警惕假牙脱落造成误吞;6.对于饮酒后进食的人,应避免酒醉呕吐物导致窒息。7.老人与幼儿应避免食用果冻、麻花、奶茶里的珍珠、糖果、鱿鱼丝、牛肉干、多刺的鱼、多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豆芽等;进食葡萄干、核桃、樱桃、龙眼等小巧的食物以及大块肉时也要注意细嚼慢咽,速度不要过快。
记者
苏海宁
编辑
尹蓁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
郑海燕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急诊医生有几句心里话,想和大家聊聊想知道患肝癌的风险有多高?试试这个小程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