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为“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居高不下,实现早期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已经成为医学界公认的肝癌防控的有效举措。医院(医院)肿瘤科希望通过此次宣传周的到来,进一步向延边地区群众普及肝癌的早筛技术,唤醒大家对自身健康的珍惜,远离这个谈及色变的“死亡杀手”!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细胞或者是肝内的胆管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肝癌在整个发生发展过程当中,有的进展是比较迅速的。因此,对于那些肝癌的高危人群应该要积极进行筛查,这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02
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或者是无症状。一般是在定期体检的时候发现。对于早期肝癌来讲,我们强调的是对于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或丙型肝炎病*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例如霉变的花生、瓜子、*豆、谷类等等。还有,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在我们延边地区,病*性肝炎发生率较高,且由于延边地区酒文化比较特殊,酒精性肝硬化也不少见。因此,早期的肝癌筛查对延边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03
肝癌的筛查怎么做?
目前临床上我们使用甲胎蛋白和肝脏彩超这2种手段。若早期筛查发现异常,则可进一步行强化CT或磁共振,或者肝特异性强化核磁等等。甲胎蛋白检查
肝癌检查的肿瘤标志物,现在广泛应用的有甲胎蛋白AFP,还有与胆管细胞癌相关的标志物,比如CA,或者胃肠道肿瘤标志物CEA,因为肝癌主要包括了肝细胞肝癌和肝内的胆管细胞癌。对于有携带乙肝病*阳性的人群,建议至少每半年做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的检查。肝脏彩超检查超声检查特点是操作简便、实时无创、移动便捷、费用低,可检出大多数肝脏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上诊断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B超对于较小的结节(直径1cm),超声检测的准确率较低,此时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如CT、MRI(磁共振成像)等。CT检查
在各种影像检查中,CT最能反映肝脏病理形态表现,如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等。从病灶边缘情况可了解其浸润性,从门脉血管的癌栓和受侵犯情况可了解其侵犯性,CT被认为是补充超声显像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癌症,绝非不可战胜。希望广大群众能够增强健康意识,摒弃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以更好的预防肝癌的发生,高危人群更应多加注意,建议定期到设医院进行肝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肿瘤科简介
肿瘤科是吉林省肿瘤科质量控制中心、吉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科分会以及吉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有9位肿瘤专科医师,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其中4人具有博士学位。
学科特色:主要以抗肿瘤药物治疗、微创诊疗以及肿瘤舒缓治疗为主,科室每年收入院患者数为人次以上。根据肿瘤生物学、肿瘤组织形态学以及肿瘤特异基因和/或蛋白表达精确配置细胞*性和/或细胞静止药物的恶性肿瘤个体化化疗有效率达到90%,超过国内的70%。科室每年完成约人次以上微创诊疗任务,其中在影像设备引导下的肿瘤穿刺活检技术(FNA)、肝癌(HCC)的超选择性亚肝段化疗栓塞治疗技术(S-TACE)结合肿瘤供应血管区域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技术(APDE)以及肿瘤微波消融技术(MWA)代表着国内此类技术的高水平。支架置入技术目前已在广泛应用于食道癌、胃肠道恶性肿瘤以及胆道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致使大大改善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室其他特色项目如热疗作为肿瘤“绿色”疗法在我科广泛应用,国内属高端的双射频内生场热疗设备的引进弥补了我科肿瘤诊疗专业科室在舒缓治疗方面的不足,给患者提供更多的也更专业的治疗服务。开展的核心技术有:诊断技术:B超或CT引导下肝、肺、胰、肾、乳腺以及浅表肿物穿刺活检术全身药物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恶性肿瘤根治性个体化化疗、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肿瘤术前新辅助个体化化疗、肿瘤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肿瘤内分泌治疗、肿瘤生物免疫调节疗法(BRM)、肿瘤的生物靶向治疗。局部化疗(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局部介入化疗):腔内置管个体化化疗、DSA下超选择肝肿瘤供应动脉化疗栓塞术、肺癌的超选择支气管肿瘤供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妇科肿瘤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血管性局部化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肝癌、肺癌等深部和浅表肿瘤的多弹头射频治疗和微波消融治疗;食道、胃、直肠,气管以及胆道恶性肿瘤的支架置入术。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