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或摸到自己的腹股沟处有一个包块,当心,你可能惹上了疝气。医院曾在国内首次进行了有关腹股沟疝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天津市自然人群腹股沟疝患病率为2‰,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5.9‰。医院疝外科王荫龙主任介绍,“疝”是人体正常的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或薄弱区域,由原来的部位突出到其他的部位,最常见的疝就是腹股沟疝。老年人随着生理机能的退变发生腹股沟疝的几率比年轻人要大些。
疝气时间越长治疗难度越大
一般情况下,疝气患者可自己无意中看到或摸到腹股沟处有一个包块,平躺时包块会消失。所以,如果出现直立行走时或用力(尤其剧烈运动、咳嗽、便秘、负重、劳累过度等)时出现包块,平躺时包块消失的情况,就可能是患了疝气,医院检查确诊。
王荫龙主任提醒,腹外疝的早期一般表现是在相应区域出现局部包块,多数人并不太注意,认为无关紧要。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物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更加严重的是,当疝出的内容物如肠管发生嵌顿时可能会引起肠梗阻导致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发生疝以后要尽早手术治疗,拖延时间越长治疗的难度加大。
长期慢性咳嗽易招惹疝气
现代医学认为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有两大要素:即腹壁抵抗力的薄弱和腹内压的增高,两者互为因果,而老年人恰好处于这种因素高发阶段。
首先,老年人随着生理机能的退变,腹壁肌肉、肌腱逐渐松弛,腹股沟区周围组织萎缩变性,弹性及韧性降低,易造成老年人发生腹股沟疝。
其次,因为老年人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长期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排便费力,致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排挤腹内脏器向腹壁薄弱的区域移位。
另外,因心、肺疾病,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也会长期缓慢升高腹压。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变,强度减低,加上肥胖或长期患病卧床等因素,极易导致腹壁肌肉萎缩而患疝气。
腹腔镜不等于“微创”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为体表伤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而大受患者欢迎,常常指定要做微创手术。腹腔镜外科比常规外科除了切口小以外,是否真正属于“微创”?
王荫龙主任介绍,腹腔镜手术需要全麻、需要气腹。在实施腔镜手术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气腹和高碳酸血症、人工气腹压力的呼吸循环效应、气腹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均应考虑在内。此外,有些医生以完成腹腔镜手术为目的,忽略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应证选择不当而勉强为之,致使手术难度过大,拖延手术时间过长,甚至中转开腹,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增加了对病人的伤害,影响了远期效果。
微创外科并不等于单纯的“小切口外科”,它比单纯的小切口具有更深的含义。微创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原则,而并非专指某一种手术途径和手术方式比如腹腔镜。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才是微创的目的。
无论任何一种手术,医生都应该尽量给病人做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术式。这一原则应该贯穿在所有的手术方式之中。一味追求腹腔镜手术在肚皮上留下的小切口的“美容”效果,而忽略疾病本身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对病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十分盲目而危险的行为。
专家介绍
王荫龙
主任医师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固脱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连续三年名列“中国名医(外科)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