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CCTV健康之路整理:张轩烨
甘肃兰州一幼儿
在托护所吃饭时不慎被呛到,
送医后不治身亡。
5月15日,
记者从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获悉,
涉事教师已暂停工作。
据网友提供的视频监控画面显示,4月12日下午4时35分,在一看似幼儿园的房间内,摆放了4张桌子,10多名幼童正在就餐,一旁的看护老师拿着手机边走边看。坐在其中一张桌子旁的一名幼儿就餐时,头部突然向后仰,疑似呛了饭,一旁低头看着手机的看护老师经过该幼童身边时并没有注意到异常。
呛饭幼儿的邻座孩子感到不对劲,站起来望向她,看护老师这才注意到呛饭幼童,忙上前查看情况。
记者通过监控视频注意到,从呛饭到看护老师发现,期间过了40多秒。在此过程中,另一名老师从呛饭幼儿身边经过时也没发现异常。后来老师发现异常后,叫来其他老师,大家随后将呛饭的女童带出房间。从幼儿呛饭到被老师带出房间,期间持续了2分多钟。
5月15日,记者联系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事发房间系五泉小博士双语幼儿托护所,4月12日下午,托护所老师发现医院治疗。4月16日上午,幼儿家长称孩子救治无效宣告死亡。
孩子的去世令人惋惜,而如果当她被呛噎时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生活中,被食物呛到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身边有人或者自己发生严重的呛食,该如何施救或者自救呢?今天的科普就来为您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机制和要点。
海姆立克是一名美国的外科医生,通过反复实践,发明了一种腹部冲击法,解除患者的气道梗阻,救治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这种急救方法后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人体的气管
人体的咽喉部位有两个重要的开口,一个是位于前方的气管开口,另一个是位于后方的食管开口。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气管是只允许气体通过的,在气管的开口处有一个保护装置,形似帽檐,我们称之为会厌。
在我们做吞咽动作的时候,会厌会盖住气管的开口,这样就保证食物进入食管,而不会误入气管。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进食的时候大声说笑,已经关上的会厌会突然打开,食物就会误入气管。如果食物完全堵塞了气管,会导致患者不能呼吸,通常表现为双手扼颈,面色青紫,无法发音和咳嗽。
需要提醒的是,气道完全梗阻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患者能咳嗽就鼓励咳出来,必要时还可以气管镜下取异物。
当异物堵塞气道发生在我们身边,
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第一时间应该拨打急救电话,再给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一,不能保证哈姆立克急救法一定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也就是解除患者的气道梗阻;第二,手法不当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即便异物已经排除,医院排查是否出现并发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原理和操作要点
把双手放在患者的上腹部,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冲击力挤压,使得腹腔的压力增加,膈肌上抬,肺部残余的气体就会产生向上的气流,利用气流把异物冲出气道。
“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要点
剪刀
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按压点在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首先是找到患者肚脐的位置,然后将两根并拢的手指横放在肚脐以上,即可找到按压点。
石头
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布
布,指的是另一只手抱拳,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可以通过这个口诀,记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和作用位置。
施救者如果是右利手,就用右手握拳;如果是左利手,就用左手握拳。
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后方,一般采取弓步,前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可以避免患者的位置左右挪动,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窒息时间过长,导致昏迷、倒地。施救者的双臂从患者的腋下伸到身体前方,右手(利手)握拳,大拇指侧的拳眼,对着患者肚脐向上两横指以上的位置,左手(不利手)抱拳,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需要提醒大家,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初学者一定要在模拟道具人身上进行。如果方法掌握不正确,可能对患者的内脏造成损伤。
推荐阅读异物卡喉,快速急救(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医院检查,竟查出癌症!早期症状跟感冒很像
鱼刺卡喉可致命,自行处理很危险!
更多医学知识,都在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