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时喜欢张着小嘴、此起彼伏的打着小呼噜……有的妈妈会觉得,这肯定是遗传了爸爸的打鼾,所以从小就爱打呼噜。
孩子打呼噜可不是什么遗传的事儿,别看他们每次睡觉都鼾声阵阵,睡得又香又甜,其实他们根本没睡好。孩子打呼噜不是小事,也许是病,俗称儿童鼾症。
其实儿童打呼噜很有可能不是因为太累,而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警惕儿童打呼噜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期间出现上气道完全或部分梗阻,常引起气体交换异常,干扰儿童的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
当自己家小朋友睡觉打呼,或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时,需高度重视,特别是肥胖小朋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
事实上,不仅是高血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还影响孩子“颜值”、耽误学习!
未经治疗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引起患儿颌面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神经认知损伤、内分泌代谢失调、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学会识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哪些儿童是高风险人群?
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的大小和位置会受到遗传因素、感染和炎症的影响。
此外,肥胖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个体,肥胖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但在青少年中尤为显著。
还有一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风险因素,例如气管狭窄或患有神经系统、骨骼或牙科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这个问题上,最简单直观的判别方法就是看看孩子睡觉是否打呼噜以及打呼噜的频率。
其中,打鼾≥3晚/周的儿童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