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图片预约直播
王大伯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医院三墩院区胸外科病房住院治疗,打算择期行胸腔镜手术。
由于高龄且有多年的冠心病病史,王大伯的主管医生为他安排了仔细的术前检查。在完成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后,主管医生意外发现王大伯的声音有些嘶哑,当时王大伯检查后咳嗽了几声,接着声音就起了一丝变化。经询问家属得知,王大伯既往也曾有过短暂的声音嘶哑及吞咽不适,但却从来没有做过相关的检查。考虑到手术麻醉时需要经喉行气管插管,谨慎起见,主管医生联系了耳鼻咽喉科医生为王大伯会诊。
耳鼻咽喉科刘明医师准备为王大伯行视频喉镜检查,当伸入电子喉镜时,意外发现舌根下方有一个巨大的新生物堵塞了口咽腔,只在肿物的后方有一条浅浅的缝隙通往下方的喉咽部,甚至细细的电子喉镜都无法绕开肿物观察到下方的会厌及声门。
发现?巨大?口咽部肿瘤
↑术前视频喉镜检查提示口咽入口被巨大囊肿样新生物堵塞
这么大的口咽部肿物!刘明医师立即汇报了耳鼻咽喉科科主任许敏达主任医师。经过仔细询问,王大伯表示自己从没感觉到咽喉部有不适的症状,该吃吃该睡睡,呼吸或者吞咽都没有明显影响,始终觉得自己嗓音洪亮,只偶尔有过短暂的声音嘶哑,也没当回事。但是许敏达主任没有掉以轻心,他解释道,经过内镜观察,如此巨大的口咽部肿物,极有可能是会厌或舌根囊肿,之所以王大伯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是由于肿物长期缓慢生长,患者已经逐步耐受了少量缺氧及吞咽时的异物感。一旦囊肿破裂或者内出血,抑或是像王大伯这样,打算全麻手术,术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麻醉诱导阶段就可能产生极大的窒息风险。
术前喉咽部CT提示
巨大会厌新生物
患者第二天上午就要进行胸外科的手术!事不宜迟!许敏达主任立即联系了胸外科及麻醉科医生,术前紧急行喉咽部CT检查。CT提示这个囊肿果然是来源于会厌,只是比想象的更大,最大层面达到了3.8*3.1cm。要知道,成年男性的声门裂最大宽度一般也就是3.5mm左右,一旦囊肿堵塞了声门,迅速会出现窒息。要安全地进行手术,就必须彻底解决会厌囊肿的问题。经过和麻醉医生的讨论,许敏达主任决定首先在麻醉监护下将会厌囊肿切开一个小口,放出囊肿内的液体,缩小体积后留出充足的空间进行气管插管。在保障呼吸安全的前提下,许敏达主任完成了巨大会厌囊肿的激光切除手术。术后王大伯恢复良好,术后第一天除了有稍许咽部疼痛,没有任何其他不适。
会厌?是?什么
会厌是喉腔的一部分,形状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位于舌根以下、气管食管的上方。呼吸或说话时,会厌抬起,开放喉腔,使气流通过;饮食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水或食物顺着会厌滑向食管,使得水或食物不至于进入气管产生呛咳或窒息。会厌的主体为软骨,表面附着粘膜,当粘膜的粘液腺管阻塞,使得粘液潴留其中,就形成囊性的肿物。这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但是随着囊肿的增大,患者可出现从咽部异物感直至吞咽梗阻感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规的口腔检查难以观察到会厌,只能通过医生的间接喉镜或者视频喉镜观察。有些时候,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种更为凶险的情况,那就是急性会厌炎。喉咽部的细菌感染常引发会厌炎,症状包括咽喉肿痛、发烧、吞咽困难、说话含混不清。根据会厌的解剖可知,它对呼吸道可起到类似盖子的作用,发生了肿胀,很容易迅速进展引起呼吸道的梗阻。激素和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急性会厌炎,但是如果诊断和治疗延迟,可能造成窒息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大家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不适及时就医。
↑正常会厌喉镜像
左侧会厌囊肿→
对于微小的囊肿,可以暂时不做处理,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视频喉镜即可。对于较大的囊肿,治疗上常使用支撑喉镜手术切除;为了减轻患者术后咽部的疼痛感、加快创面愈合,近年来更常见的方法是运用激光或等离子切除囊肿。术后一般不易复发。
保护咽喉
点击下方查看
科普视频
本文指导专家
许敏达
主任医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兼任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耳鼻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耳鼻咽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喉显微外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微创手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及各种耳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三墩院区)
特需门诊:
周一上午(三墩院区)
医院灵隐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