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凌晨4点急诊大厅,1岁娃生命垂危,得知原
TUhjnbcbe - 2022/7/4 18:26:00
辽宁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1月10日凌晨4时30分,当大家还在被窝中时,一个呼救的声音响彻了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急诊大厅:“医生,救命啊!”。家长带着一名一岁男童前来就诊。

孩子误吸板栗壳

家长未及时发现

医生接诊后,查看孩子发现,孩子声音嘶哑,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疑似“喉炎、喉梗阻”。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收住到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PICU值班医生的一番抢救,孩子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但是医生觉得这个孩子“喉炎”有些与众不同,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不能完全用“喉炎”解释。

再次详细追问病史得知:家里煮了板栗,孩子看到大人吃后,立马从大人手里抢过来吃。之后就出现哭闹不安,却无明显呛咳表现,凌晨时家长就发现孩子呼吸困难,医院。

医生从孩子支气管处

取出了3枚板栗壳

随即,医生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发现有不规则黑色异物卡在气管分叉处右主支气管开口,随即进行钳夹:分别取出1.0x0.8cm和0.5x0.3cm板栗壳枚。

之后,医生再次仔细查看左右气道,发现右下叶支气管开口处也有同类黑色异物存留,果然是另外1枚0.5x0.4cm板栗壳。

板栗壳取出后,孩子的气道恢复通畅,转危为安。不过家长非常后悔,因为他们的疏忽大意让孩子在*门关走一遭。

因误食异物危及生命的孩子

在医院很常见

医院今年就急诊了

好几例这样的病情

孩子误吞绣花针

造成肠管穿孔

今年十月份,医院接诊了一位误吞了两条绣花针的彬彬。

彬彬妈妈说,他原本是吃了三根针,有一根因为呛咳当时吐了出来,剩下的两条针就全部吃了进去。

当时,看到X光片,在场所有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而且这两条已在彬彬肠胃穿游数日的绣花针,已穿透了他的肠管造成穿孔,他的腹腔内已造成了感染。情况十分不妙。

好在手术及时,没有造成大量粪便外渗,孩子转危为安。

14个月小孩误吞枣核

致大量粪便流入腹腔

两个月前的一天凌晨,医院又接诊了一名14个月的小孩。

入院时,这名小孩的腹胀非常明显,精神状态差,已经有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医生赶紧为他动手术。

在手术中,医生在宝宝小肠内有一尖锐的枣核,导致肠子两处穿孔,大量的粪便已流入腹腔,感染十分严重。

手术之后,医生将枣核拿给家长过目,家长才想起了发病前确实给孩子吃过两颗枣,但万万没想到孩子把核给吞了。

深圳18个月婴儿反复呕吐

一查肠道藏着5颗磁珠

今年年初,医院收治了一名反复呕吐的孩子,检查结果让家长大吃一惊。孩子小小的肠道里竟藏着5颗磁珠,而且吸得紧紧的,孩子情况相当危险....

入院后,医院就对孩子进行了腹部手术。医生发现5颗磁珠将小安多段小肠紧紧的吸附在一起,导致严重的梗阻,磁珠吸附处的肠壁已经出现了3处坏死穿孔,大量粪液已经流入腹腔。

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治疗,及术后10多天的抗感染治疗。孩子逐渐恢复,最终痊愈出院。

看完这些案例

相信很多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事情给大人很大启示就是

千万不要让孩子碰一些

易让孩子卡喉的小东西

容易让孩子卡喉的食物“黑名单”

给孩子吃东西,必须百般谨慎。

有一些食物,常常让孩子(甚至老人)卡喉窒息,被医生们列入了“黑名单”。它们不是不能吃,而是必须正确地吃。

①坚果类

颗粒比较小,很容易未经充分咀嚼就吞食,坚果几乎是窒息食物黑名单的No.1。给3岁以下孩子喂食坚果,必须研磨成粉末或是小颗粒。

②果冻

果冻的形状很像一个“塞子”,容易卡在喉咙,给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给一整颗,可以先弄碎。

③糖果

包括硬糖、软糖、小熊糖等,都有可能让孩子噎住。

④大勺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容易粘在喉咙口,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可以将花生酱薄薄地涂在饼干或面包上给孩子吃。

⑤小个的水果

整颗的葡萄、圣女果、樱桃、青枣都不能直接喂给孩子,要去核,切成小丁才可以。

⑥整条的火腿肠、大的肉块

都需要切成小块块才能给孩子吃。

⑦多刺的鱼

容易噎到并会刺伤小孩的食道与口腔。

⑧汤圆、粽子、年糕

这些传统节日里经常出现的食品,普遍都很黏,容易卡住小朋友喉咙。

除了不要让孩子碰以上东西

各位家长一定要掌握

气管异物的抢救方法

医生介绍,呼吸道异物是极其凶险的急症,现场不进行急救,异物一旦造成大气道窒息,则几分钟就会夺走宝贵的生命。因此,掌握气管异物的抢救常识很有必要。

应对异物卡喉,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全世界通用的——

以前急救时,医生常用的办法是拍打病人的背部,或者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抠异物,结果反而让异物在呼吸道里钻得更深!

海姆立克急救法怎么做?

海姆立克急救法分为很多个版本,成人、儿童、婴儿、孕妇等,但原理都一样:瞬间压迫胸腔,让肺部的急促气流把异物冲出。

图据

人民日报

最后希望各位爸爸妈妈长点心

别让娃受这些皮肉之苦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李榕

部分内容来源于深圳卫计委公号、医院公号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著名作家二月河病逝,享年73岁!

身负5条人命,此男社会危害性极大!悬赏金提高至30万!

加拿大鹅内地首家实体店推迟开业了,说是这个原因

汞超标1.3万倍,女子用这种美白霜后病重!很多地方都有

*

1
查看完整版本: 凌晨4点急诊大厅,1岁娃生命垂危,得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