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梗阻疾病详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肠癌多是拖出来的听听医生怎么说
TUhjnbcbe - 2022/10/10 1:51:00

我们的生活条件向好,与此同时,各种疾病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尤其以癌症最为骇人听闻,据调查,截至年,肠癌已经上升为我国第二高发的癌症,其增长的速度最快,我国的肠癌发病率高达十万分之38.8,意味着每年会有15万左右的人诊断出肠癌。

这么高的患病率与现代人的不良习惯息息相关,所以,肠癌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若是大家都能在疾病恶化前发现且积极治疗,那么,我们就有非常大的机会去避免癌症发生。

平时我们一定要留心身体的变化,一旦有一些可疑的迹象出现时,就表明我们的肠胃疾病已经非常严重!

肠道疾病有大有小,但这两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置之不理那些不起眼的小病,但它们却会在不经意间转变为意想不到的恶性疾病。

比如一名退休工人赵大叔就有这样的经历,赵大叔今年69岁,一直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他从小就爱吃辣椒,所以有一些便秘和便血的小症状,有时吃过辣椒后还会有隐约的腹部疼痛,不过他从未放在心上,几十年来,他都是在难受的时候挺一挺就扛过去了。

最近,他的肠胃不适感更加明显,逐渐变化为持续的疼痛,即使他没有吃任何的刺激性食物,起初他认为是肠胃炎复发,所以只是吃些胃药来改善病情,但频繁的腹泻和疼痛医院就诊。

医院进行了肠镜检查,发现赵大叔的左半结肠有红肿糜烂的情况,在降结肠与直肠的连接处,也就是乙状结肠有一3×2cm的肿块,之后对肿块进行了活检,最后诊断为ⅡB期的结肠癌,马上安排了手术。

儿女得知后十分悲痛,医生却说:“这类肠胃癌症多半是拖出来的!症状早有显现,若是能早些来做个检查,或许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一、肠癌多是拖出来的?

肠癌的发生有迹可循,肠癌的前身大多数是那些肠道疾病,例如息肉,腺瘤还有肠道的慢性炎症病变,它们与肠癌的发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再加上可能有家族的遗传基因更使得机体患癌几率上升。

当机体的大肠粘膜出现各种息肉、腺瘤等疾病,造成炎症和异性增生时,同时在各种危险因素的催化作用下,疾病会逐渐发展为细胞的凋亡和增生机制紊乱,大肠恶性肿瘤就此而来。据研究,像大肠息肉这类疾病发展为大肠恶性肿瘤的的时间需要5~10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出现各种肠道疾病时,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任由其发展而不顾,我们需要把握住治疗的*金阶段,就有机会将恶性肿瘤疾病扼杀掉,相反,拖延的时间越久,伤害越大。

早期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只有不到15%,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肠癌患者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筛查意识,又或者因涉及隐私部位而羞于检查、花费太多等造成拖延不治的情况比比皆是,几乎都是在癌症的晚期才发现,这时基本就注定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医学统计中,肠癌的发病多在40岁以上的人群,所以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人要尽早的进行这方面的检查。这里主要为大家推荐最常见的检查:肠镜检查,它是肠癌的防守线。

肠镜检查,是肠癌以及其他肠道疾病检测的一项金标准,但是肠镜令很多人谈之色变,由于知识的缺乏便认为它会带来巨大的疼痛和伤害。

事实上,肠镜是一种柔软且可以弯曲的纤维软管,它直径只有10毫米,长厘米,在进入肠腔的一头带有一个微型电子摄像头,通过医生的控制,它可以清晰的使医生观察到患者肠道内变化,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取活组织用于检查和分辨。

肠镜检查可以说是目前诊断肠癌最简单、安全、有效的一项手段。

另外,肠镜所带来的痛感并没有那么玄乎,只是在结肠的转弯处会有一些不适感,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当中,如果实在怕疼,可以选择无痛肠镜,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痛感;至于肠镜的伤害也基本上没有,因为肠镜本身是一种纤维软管,非常细,不会伤害到肠粘膜,即使对肠上皮细胞有一些损伤,也是很轻微的,稍作休息即可恢复如初。

一次肠镜检测正常可以确保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肠道健康,所以,40岁以上的人群为预防和筛查肠癌,可以3~5年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除此之外,筛查肠癌还可以进行癌胚抗原检测以及粪便潜血实验、和直肠指检等。

如果赵大叔能够警惕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尽早做一个肠镜筛查,或许就能够避免这一切的发生,这对于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以下3种症状,可以判断你的肠道疾病已经非常严重了!医院诊断和诊治。

二、出现3种迹象,肠道已“病”得不轻

1)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性状出现改变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长时间的排便次数增加,粪便不成型以及稀便。当出现肠道癌症的早期,同时也会给肠道带来相当严重的炎症,炎症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出现粪便性状和时间不规则等。

还会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这是大家对于结肠癌最为典型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肠道某部位发生了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改变时,调节肠道的内脏神经就会受到刺激,再将这些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

时间一长,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也就会紊乱,导致内脏神经兴奋,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神经过度兴奋后又会逐渐衰退下去,疲惫的神经使肠道肌肉蠕动变慢,由腹泻转为便秘,便秘时间一久,又会造成结肠痉挛,出现腹泻,周而复始,形成二者交替出现的情况;若是结肠或直肠的癌肿出现了溃疡或者感染时,会出现粪便带脓液和血的现象。

2)腹部不适

肠道疾病的腹部不适常常表现为不定位的持续性隐痛,若是腹痛加剧则主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所造成。

第一,即癌肿本身的感染。

当癌肿发展到一定地步,机体抵抗力下降,癌肿附近就会伴随感染,癌肿不断侵犯相邻的肠壁,感染与此随之,刺激肠道,这时腹部疼痛会更加明显。

第二,患者出现了肠梗阻。

它的出现一般为结肠癌的晚期症状,肠梗阻是肠道的癌肿阻塞肠道引起的,也可能是癌肿导致肠腔变窄而出现积粪形成的;肠梗阻会导致隐痛加重或者由于梗阻近端的肠段收缩加剧,而出现阵发性绞痛,且不管是肠梗阻还是癌肿本身都可能形成一个腹部肿块,肿块处会有明显的压痛。

3)全身症状

当出现全身表现时,患者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了。

病人会出现贫血,消瘦还有乏力发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癌肿会坏死与感染,造成大肠粘膜的表面发生糜烂和溃疡,长期的粘膜出血会引起贫血;此外,癌肿会对本身机体进行营养物质的消耗性掠夺,使之造血原料减少,导致贫血消瘦。

机体免疫力下降,吸收癌肿*素过多,就会出现乏力发烧的情况。病人在晚期还会出现肝大,*疸;癌肿癌细胞转移至肝脏,对肝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表现为肝大和*疸。

癌细胞向腹腔转移时,会种植在肠系膜,大网膜,等地方,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就会出现腹水;癌细胞经过淋巴播散上行,到达锁骨淋巴结,引起患者的锁骨的淋巴结肿大。

像赵大叔一样在不知不觉当中患上肠癌的人非常多,幸运的是赵大叔还处于癌症中期,由于他较早的发现了癌症,还尚有挽救的余地,在手术不久后,赵大叔积极接受治疗,身体情况也逐渐好转。

一副健康的肠道离不开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养护,我们在平时注意做好这方面的预防。当出现各种看似不大起眼的肠道症状时,不要小瞧了它们,很可能是癌症向大家提前发出警告,医院做相关筛查,即使筛查出癌症,也可以最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减轻日后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建祥.例大肠癌临床首发症状及漏误诊分析[J].四川医学,,26(8):-.

[2]覃安强.大肠癌的发病因素及早期防治[J].饮食保健,,7(13):.

[3]方捷迪,易慕华,李争艳,等.饮食因素及生活方式与大肠癌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12):-.

[4]梁锐.大肠癌的基因标记物及其遗传学改变[J].实用癌症杂志.,(02).

[5]王双双,关景明,范玉晶.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4):-.

1
查看完整版本: 肠癌多是拖出来的听听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