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伤害要避免,家长须得多上心。
执笔:毛婷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孩子的安全是每个家长最揪心的事情,而很多时候家长稍一不注意,跳脱的娃可能就会置于危险之中,尤其是各类异物对娃造成的伤害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2岁内孩子常见的异物伤害
1、最难言之隐——异物入体
我们先来看一组真实事例:
厦门5岁男孩将两颗玻璃珠塞入身体下部分,导致其发炎血肿;
广东6岁女孩将头绳上的五角星塞进身体下部分;
深圳4岁男娃将磁力珠塞进尿道。
......
这些都是真实报道过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隐私部位如果出问题,前期父母可能比较难察觉到,尤其是一些比较粗心的家长,往往到后面事态发展严重时才可能察觉。
专家建议:父母不妨在给孩子洗澡时,观察他们是否出现尿急、尿痛、散发恶臭味、内裤上有不明的分泌物等,情况严重点的小宝宝可能还会经常哭叫、情绪烦躁等。
2、最隐蔽之——异物入鼻子和眼睛
这种属于比较深的部位,外表很难发现,家长们防不胜防,因此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容易引起继发性严重感染。
异物入鼻:哈尔滨的一位2岁男童就将黑豆塞入鼻孔,直到3天后黑豆发芽膨胀后,导致孩子鼻子不通气呼吸困难,才被紧急送医。
医生提醒,当孩子的鼻腔出现脓水、鼻血并伴随恶臭时,就很有可能是异物入鼻子了,如果异物比较软且进得不深,可以用鼻子夹出来;但异物比较硬且堵塞住之后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尽快就医。
异物入眼: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那个被校园暴力眼睛里塞十几张纸片的小女孩,这种情况最初也很难发现,如果孩子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水肿、视力下降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揉搓。
3、最紧急情况之——异物卡喉咙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为食物卡住喉咙导致气道梗阻窒息的发生率有近名。
由于幼儿咀嚼以及吞咽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好,气管的保护性反应也不及成人健全,所以发生异物卡喉的几率往往比成年人要高很多,危害性也更严重。
据专家解释:幼儿被卡住喉咙之后,最佳救治时间是4分钟以内,否则很有可能引起脑部损伤。
如果孩子出现剧烈咳嗽、脸色发紫、呼吸不畅、无法言语,手一直企图往喉咙处放就可能是异物卡喉咙了。这时候家长不能盲目抠和催吐,最适合的方法是“海姆里克急救法”(如上图所示)。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胡乱塞东西?
一般来讲,0-2岁是孩子最喜欢将异物塞入嘴巴里的时期,而在6岁之前,孩子都存在一个“洞洞敏感期”。
这就是说尚不更事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进嘴,哪些地方不能塞东西,这仅仅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的下意识动作。
也就是说,身体上的洞洞他们都想要“探索”,今天是鼻孔,明天可能就是耳朵,因此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孩子身体上的各种异常情况,绝不能掉以轻心。
家长应该如何预防?
1、避开危险玩具
比如现在很火的网红玩具,水宝宝、巴克球、激光笔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危险隐患,比如水宝宝如果误食可能会在儿童肠道中膨胀,引起肠道穿孔等问题,因此在选购玩具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关。
2、饮食安全
0-6岁的孩子大部分还没有形成绝对的食物安全意识,因此家长在喂养的时候要避开一些容易卡到的东西,比如汤圆、带核水果、鱼刺等都可能造成卡住的危险。
3、身体教育
家长除了需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