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疫关键时刻,大动脉、大气管竟然被堵?
交通物流是国家的血管,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空港构成主干交通网,更是国家的“主动脉”。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中心,也是大半个中国的中外物流枢纽,是中国的“咽喉”。
即便在平时,国家的主动脉就不能“梗阻”、长三角物流“咽喉”就不能阻滞。更何况在抗疫最关键的时候!
近日关于各地交通堵塞、物流中断、班轮甩港等消息满天飞。有些消息夸大事实甚至无中生有;但确实存在交通物流阻滞现象,以长三角最为突出。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南京、连云港、宿迁、嘉兴、湖州、阜阳、邯郸、济南、太原、长治、沈阳、抚顺等诸多城市,因疫情防控关闭了部分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涉及十余个省份。目前货运受阻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正常开放的高速公路口,对货车司机设置了重重限制,大量司机因行程码带星或是外地车牌而无法下高速。
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广东、山东等地,均有不少司机反映,因行程码带星或外地车牌而无法下高速。不少司机被困在服务区内,一些司机的车门被贴上封条以防止他们下车,司机们进退两难,有家不能回。
二、交通物流:疏通全国大小“血管”!
客观来讲,疫情当前,在各个环节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
但是,对于交通物流行业来说,疫情当前,没有“躺平”,反而要逆行、顶上!因为人民需要物流、国家需要交通!
针对货运物流中出现的问题,各部门多措并举正在积极进行解决。
4月7日交通部召开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会议,已会同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健委等多部门召开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会议,要求全力以赴保障货运物流高效畅通。
会议指出,部分地区货运确实存在问题,包括对货运车辆采取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通行管控措施,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关停,部分公路防疫检测站拥堵等情况,造成货运受阻、物流不畅。
会议强调,各地要依法依规制定通行管控措施,不得层层加码、一刀切,确保通行管控*策统一;要建立统一格式、全国互认、办理便捷的通行证制度,确保通行证全国通行。
交通部表示,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严禁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确保全国交通运输干线畅通;要及时为货车司机提供餐饮、如厕等基本生活服务,加密设置核酸检测点,确保货车司机服务措施到位。
会议要求,要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确保问题有效解决,切实保障货运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4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
《通知》中提到,各地区、各部门要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等民生物资的运输通畅。
此次上海疫情中,全国各省市倾囊相助,肉类产品及其他新鲜农产品必须通过冷链运输。冷链运输作为交通运输大动脉中的“主动脉”,在上海疫情封控的关键发挥着重要作用。
货车行驶至目的地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防疫检查点时,司乘人员体温检测正常且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行证、健康码、通信行程卡(“两证两码”)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放行。
货车司机是疫情物资保障中的中坚力量,繁复的限制通行将极大影响司乘人员积极性;即使给出更高的运费,也没有货车愿意去这些地方。
对于白名单上的司乘人员,经地市级以上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审核确认后,不记录在相应时段的通信行程信息,返回后能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原则上不需隔离。
“白名单”:这个绝对是实招。比如说,“白名单”内的湖北的司机将新鲜蔬菜运送至上海,他的行程卡上就不会记录上海,也不影响他的返程。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向社会公布应急运输保障电话、举报电话,及时发现并解决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一断三不断”(坚决阻断病*传播渠道,确保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